< BACK

彩雲邨商場: 穿梭在這城市森林的坡道 - 細看著片刻的喧嚷
February 15, 2021

各種社區空間的驚喜/

彩雲邨商場被清水灣道分成兩邊。由於這個屋邨與九龍灣和彩虹都相對較遠,因此這裡的規劃比較全面和集中,包括巴士總站,市場,超級市場,餐廳和雜貨店等,能夠自給自足。這個商場的空間絕對能給你不少驚喜。沿途走過這商場,你會發現一個休憩空間向清水灣道伸展出去,原來這裡種著一棵百年老樹;在酒樓對面的走廊可以發現兒童玩樂的設施;商場的中心點是個像「城市森林」般的公共空間;最後你可以走過樓梯上到空曠的天台平台看遍整個山頭。儘管彩雲的社區中心與商場(大約200米)是分開的,但是整座商業建築本身已經提供了很精彩的商業與社區體驗。

穿梭在城市森林的坡道/

六個園境的佈置構成了這個「城市森林」。很有趣的是居民很自然地分佈在三個區域以免發生衝突或打擾到其他人。空間的南側是老人休息和看報紙的地方;中央部分因馬會開設在側旁,而被不少中年男士佔據著。北側多為休息或吃午飯的人。三個區域沒有明確的分界線,郤能看到他們能夠和諧地分享同一空間,這裡讓我看到社區自主的可能性。兩個坡道橫誇整個「城市森林」,提供了一種較慢的步行體驗,一邊可以細看著公共空間發生的片刻,另一邊可以觀看到攤位之間的喧嚷。

地區: 彩虹建造

年份: 1979

建築類型: 開放式建築

樓層: 4

持有公司: 領展

Urban Forest/

Six blocks of landscape form the urban forest. There are generally three types of user who determine their occupying zone clearly to avoid conflict and disturbing experiences. The south side of space was occupied by elderly who were resting and reading newspapers; the central part was occupied by men who were doing horse betting while the jockey club was next to the space; the north side was occupied by the elderly and workers who were taking a break or having lunch. The circulation is directing to the urban forest. On the contrary, two ramps run between the span of the void offering a walkable experience that you could either be watching the activities in the urban forest or in the stores on the other side.

District: Choi Hung

Year: 1979Typology: Open Block

Floor: 4

Ownership: Link Reit

DID YOU KNOW ?
MILK TEA IS THE SPIRIT OF YOUNG TEENAGER OF HONG KONG
延伸文章
「皇都嘅集體回憶係「集」邊個嘅「體」? 鄧麗君我個仔已經唔識啦!」 上回有輕輕講過皇都戲院被忽視的歷史價值,不單是它那十分少見的外露「飛拱結構」,更重要的是它承載著一段娛樂文化的歷史。我港有幸被邀請去參觀皇都戲院, @walk.in.hong.kong 介紹了很多關於皇都的故事。 北角作為「小上海」印證著香港娛樂文化的發展/ 相信大家都知道北角是個「小福建」,但其實這裡成為福建人的聚居地前是個「小上海」。早在四十年代很多上海人因內地政局不穩而南移香港,而這些上海人不少是從商的有錢人,他們把上海的時尚文化、生活品味和精彩的夜生活帶到了北角。你有曾想像過早在四十年代已經有一站式遊樂園、夜總會和戲院?風靡一時的新麗池夜總會,一座大廈竟然擁有溜冰場、舞廳和泳池等娛樂設備。 將香港和世界連繫的戲院/ 而皇都戲院前身的璇宮戲院正正在這個奢華娛樂文化背景中出現。璇宮戲院是國際級的戲院,吸引了世界頂尖的古典音樂家和香港著名音樂家登台,例如鄧麗君等,把香港與國際連繫著。其後易手改名為皇都戲院,改建了停車場成商場和加建了住宅大廈。它一直作為粵劇和世界級表演,後期成為電影放映的重要平台,緊緊相扣著北角這個社區。建築師羅慶鴻質問皇都是「集」誰的「體」,我會說它可能不是你的回憶,但它告訴了我關於北角這個社區的歷史和故事,以至它對香港文娛發展的深遠影響。 從社區看建築的價值/ 古蹟辦有它一套準則去評審一棟建築是否具有成為歷史建築的價值,包括歷史、建築、社會價值、組合價值、保持原貌程度、及罕有程度。但當中其實有很大的空間去詮釋這些準則。而往住被忽視的是建築在社會的價值。當然很多人會說皇都戲院的社會價值只是過去的事,現在只剩外殼。但正正是這些建築承載著與你有關的社區故事,它塑造了該社區的形象和性格,而這些多樣性的社區才構成了香港這個地方。我們更應該利用這些歷史建築的故事加以活化並承傳下去。我很高興聽到新世界主動提出要活化皇都戲院,更希望開放飛拱作公共空間。最後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同行的 @charlescwlai 說的:「以前北角沒有高樓大廈,皇都顯得很凸;如今高樓大廈林立,皇都便顯得凹下去了。」但不論凹凸,它依舊是特別的存在。 #kongcept #我港 #皇都戲院 #再說皇都 #保育 #古蹟保育項目 #CreatingSharedValue #LivingHeritage #Conservation #PreserveHKhistory #Revitalisation #StateTheatre #neverendingstory #kongcept_community
This is some text inside of a div block.
公共廣場變國際學校的操場,商場成富裕階級的囊中物
公共廣場變國際學校的操場,商場成富裕階級的囊中物/ 每次我做資料搜集時都是會先看看google 照片,經常都會彈出讓人不感安逸的新聞標題,今次亦不例外:「興民商場活化後僅餘5間鋪 商場傳變國際學校」 當然新聞也無誤地變成事實,屋邨商場變成了法國國際學校。簡單講講興民商場的設計,同樣跟上次介紹的彩德商場類近依靠在山邊,以一部電梯塔所連接到上層的商場部份,現只剩數間商鋪。商場主體本來有一個露天廣場,被商鋪包圍,是居民流連和購買日常用品的地方。現在成為國際學校的操場和課室。當我看到公公婆婆被趕到商場門外的長凳到休息,不禁感到十分心酸。 所以到底為何會有這樣的結果?領展在2016年將商場賣給「佛山順聯集團」,集團接手後初期已被投訴管理不善,導致環境惡劣,晚上亦也沒有保安駐場。商戶三個月後隨之收到通知全數不被逐約,更多疑似集團從中圖利事件可參考下面ref文章。結果商場改建為國際學校,而同時被此集團購入的田灣邨商場也落得一樣下場。商場不但被私人化而奪走其公共性,更成為了富裕階級的囊中物。 地區: 柴灣 建造年份: 1982 建築類型: 庭院式 樓層: 3 持有公司: 佛山順聯集團 參考報道: 1. 柴灣興民商場明年結業 業主要求還原店舖 商戶:特登掠水/ 獨立媒體 2. 柴灣孤島 - 興民商場「活化」後僅餘5間舖商場傳變國際學校/ HK01 Public square became the playground of the international school, estate shopping centre became the pocket of the wealthy class/ The news headline about estate shopping centre in google search always make people feel uncomfortable. This time is no exception: "After the revitalisation of Hing Man Shopping Centre, there are only 5 shops remaining. Rumour spreads about it converting to International School" Of course, the news has also become a fact without error. LINK Reit sold the centre to the "Sunlink Company Group" in 2016. After three months, the merchants received a notice that all of them will not be expelled. As a result, the shopping mall was converted into a French international school. The main body of the centre originally had an open-air plaza surrounded by shops, where residents lingered and bought daily necessities. Now it has become the playground and classroom of an international school. District: Chai Wan Year: 1982 Typology: Courtyard Floor: 3 Ownership: Sunlink Group Company Limited
This is some text inside of a div block.
大牌檔: (二) 活化社區 - 被淘汰的高級Food Court
大牌檔的個性/🔥 上回提到大牌檔的歷史,但大牌檔其實有甚麼價值?價值的衡量因人而異,但對於香港的飲食文化、活化社區(Community Bonding)和旅遊業的發展上有一定的潛力。作為香港街頭飲食的代表者,大牌檔不論在環境和食物上都極具特色:見證了香港飲食發展和貢獻著香港人的日常;無驅無束的環境與生活的調劑;火水爐的高熱火焰與大鍋氣小炒;木摺檯和摺凳和那綠色巨型鐵皮箱。 活化社區(Community Bonding)/🤝 大牌檔把商鋪與街道連結成一個地方,營運成香港人生活的一部份。開放式廚房和飲食環境有效地放大了所屬公共空間(Public Space)的社交空間元素,利用其豪爽的本土風味把食客和路人帶進同一個氛圍。猶如英國街頭看見的那些戶外咖啡室,美國沙灘旁的那些酒吧,傳統大牌檔文化本質上能活化社區或成為玩樂熱點的常客。在香港,只有這裏能無驅無束地與三五知己吃一頓飯,充滿壓力的香港人正正需要這樣的調劑。 哪裏找沒有創意的人?香港政府/⚫️ 隨時代進步,舊有事物自然會被淘汰,那麼你認為大牌檔是否已經過時?其實長久以來困擾大牌檔的都是衛生問題、擠滿狭窄街道所產生的安全問題和排污問題,均是技術上的小障礙。但大牌檔的獨特個性還深深吸引著外國的朋友們,滿載著港人的集體回憶,問題只是港府或商家不懂得利用香港人的飲食文化,如能在保留其個性的前提下把排污及衛生等問題處理好便能好好地發展。#有志者事竟成 香港是美食天堂?高級Food Court?/👼 香港為何被譽為美食天堂,是全世界米芝蓮星數top3地區、有美麗的海港夜景,但香港本土飲食文化呢?香港是國際大都會但漸漸失去了自身的特色(cultural identity),成為一個沒有靈魂的容器/工具。在香港,建築方面的保育較易被大衆察覺,但各種非文質文化遺產或軟文化則尚有極大的發展空間。文化的流失亦與市民本身有關,請不要只青睞外國的好,請不要只引入外國的好,請嘗試借鑑外國的優點去好好地孕育本地既有的文化,希望我港能助你發現到這些被遺忘的寶藏。或許他日,大牌檔文化將會成為外國人的借鑑對象。 Authentic HK Dining Experience/🇭🇰 What is the value of Dai Pai Dong? As a representative of street food in Hong Kong, Dai Pai Dong is distinctive in terms of environment and food. Iconically, it is a giant green metal box and serve foods cooked by Kerosene Stove, strong firepower. Such firepower injects “Wok Hei” into every dish, each dish can be made in a “hot” wink with a balanced dry body and delicious charred taste. By the way, remember to order a bottle of Blue Girl, it is a perfect pairing with food full of “Wok Hei” . In addition, as traditional Dai Pai Dong is integrated into the public street to operate and become part of Hong Kong, its open-air kitchen and dining area effectively amplify the social space element of the public space. It uses its rich local flavour to bring diners and passersby into the same atmosphere. Similar to the outdoor cafes on the streets of the UK, the bars beside the beach in the US, the traditional Dai Pai Dong culture can definitely revitalize the community or even become a famous spot. Its must be more fascinating than restaurants that you cannot even speak up freely with your friends. Dai Pai Dong is yet to be rescued or fully utilised. #我港 #kongcept #我港生活 #大牌檔 #daipaidong #香港文化
This is some text inside of a div block.
香港居屋(二):今時今日,居屋也是香港百萬富翁的上樓希望
//香港連續11年世界樓價最難負擔城市// //樓價中位數達收入中位數的20.7倍// //意思係不吃不喝都要存20.7年錢先買到樓// 💬對,現實就是: 「以前我哋叫百萬富翁,依加即使有過百萬連個車位都可能買唔到。」 話雖如此,香港人對於置業的願望從未降低(肺炎都無影響)。對夾心階層來說最渴望就是能透過買居屋以實現上樓願望。 上回提到,首次有私人發展商推出資助置業房屋計劃。但最為人熟悉的莫過於居屋,但對於這背景你又知多少?居屋全名為居者有其屋計劃,此計劃是以比市價略低的價格出售的永久公營房屋予合資格的申請人。在2019年,大概有15%的香港市民住在居屋。 綠表?白表? 為何綠表成功申請機會較大🤔?/ 居屋設有綠表(正租住或輪候公屋的居民,或公務員房屋資助制度下申請居屋配額的公務員)及白表(非公屋居民)的申請制度。事實上,居屋的原意是透過安排較富裕的公屋住戶置業,從而騰出公屋單位給更有需要人士,促進社會流動性。所以整個計劃比較側重綠表的申請,約八成單位都是給予綠表申請。白表只佔餘下的兩成,白表本是優化計劃,避免有人為購買居屋而申請租住公屋單位,影響真正有需要的市民。 什麼是補地價,價錢有優惠?/ 香港所有土地由政府擁有,若發展商要買地起樓,就要先向政府支付地價。若政府用自己的地來興建公營房屋,地價就會由一般買家支付。不過,政府為協助市民置業上車,推售居屋時,一般會提供折扣額,讓合資格買家能夠以比市價低的價錢置業,變相免地價。當然免地價房屋也有轉售限制,業主如想出售或出租,需視乎準買家的身份,可以須先向政府補地價。假設,業主想於公開市場出售或出租或單位,就要先補地價,才能解除轉讓限制。相反,若業主不打算公開市場轉讓單位,可以選擇轉讓予持有「購買資格證明書」之合資格人士,如綠表人士或白居二配額持有者,如此就不用補地價。不過,業主在政府認可的第二市場轉讓單位,就不能自行定價了。 #我港 #kongcept #我港建築 #archi_kongcept #居屋 #香港屋邨 #屋邨商場 #hkshoppingcentre #香港自救 #hongkongshoppingmall #shoppingmall #pops #hongkongestate #estatelife #hkcommunity #綠表 #hkdevelopment #hkarchitecture #上車 #買樓
This is some text inside of a div block.
以身體五觀感受社區,體驗自然的脈絡
👶以身體五觀感受社區,體驗自然的脈絡...我港早前體驗了由香港青協領袖學院 @leadershipinstitutehk 舉辦的「五感遊粉嶺」活動,踏足了粉嶺這個較少機會接觸的地方。學院前身為粉嶺裁判法院(三級歷史建築),由祥華邨走過去時,已經被那新古典建築風格所吸引,充滿50年代的味道。 👂聲境粉嶺 (聽覺體驗) / 是次體驗的第一節是「聲境粉嶺」,由導師Wenda @daywenda 帶領,嘗試慢下腳步,把精神集中於旅途上的點點滴滴,細聽這個社區和空間的種種「聲音」,再以繪畫、文字或符號方式作聆聽記錄,創作獨一無二的藝術作品。 在這裡,不再被鬧市的煩囂所囚禁,我聽到的是各條清晰而細緻的聲道。由起點的跑步聲(密集細點)起步,途中有環繞四周的鳥叫聲作為背景音樂(黃色)襯托出一份安心;能清晰聽到士多或單位內傳出的對話聲(大黑色點);還有與我並肩前行的的手推車(黑色線),走到將近馬路時,急躁的公路車聲(深啡色)漸漸傳來。有別於景點式地尋找那些“必食或必去”,或是“10大打卡點”,這讓我更能解釋到何謂新界區悠閒。 👅浪行尋味 (視覺、嗅覺和味覺體驗)/ 接著,我們出發至聯和墟,參加由社企「小店寶庫」 @citystreasure 帶領的半日遊。聯和墟是二戰後的首個發展工程,區內以商住兩用建築為主,是一個現代化的有蓋墟市。到達時被立刻被一棟一層式的石屎建築物「聯和市場」所吸引,和背後雄大的現代住宅囍逸形成強烈對比。「聯和市場」於1951年啟用,2002年結業後長期掉空,2007年出現於電影《每當變幻時》,唯有期望未來能得到好好的保育。 及後我們到訪了「協香麵包西餅」嘗過粉嶺名物雞脾包後再到市場旁的到涼茶店。涼茶店老闆最近因加租而選擇同區搬遷,他說到:「飲開涼茶嘅,啱口味就唔會轉另一間㗎啦。」。頓時,我像掉了錢包一樣,發現自己記憶中並沒有任何與味道有密切關係的回憶,長期生活於大型商場主導的地區,小店的人情味對我來說是多麼的陌生。 青協領袖學院還提供城市紋理杯墊 ( 觸覺體驗 )活動,詳情請瀏覽網站: https://leadershipinstitute.hk/event/5senses #我港 #kongcept #我港社區 #kongcept_community #香港青年協會領袖學院 #三級歷史建築 #前粉嶺裁判法院 #協香麵包西餅 #聯和墟 #聯和市場 #hkcommunity #hkdevelopment #hkarchitecture #祥華邨 #聲音 #必食 #必去 #香港自救
This is some text inside of a div block.
屋簷上的橙色磚瓦
屋簷上的橙色磚瓦⛺️/ 華明邨商場是由兩座商業建築所組成,兩者由天橋連接。建築師的設計意念是想將屋邨內的公共空間和商業建築群打造成傳統的中國庭院。 不單利用了退台式的磚瓦屋頂達至每層建築輪廓的偏移,而其邊界也運用了大量綠化裝飾,兩棟建築之間的動態輪廓構成了很有趣的對稱開放空間。 建築師刻意將四座樓梯塔從兩層的商業建築向上延伸,便能吸引到訪者視覺上的注意力,而忘記頭上充滿壓迫感的屋苑大廈。 「民坊」更因應這設計風格翻新了商場裡的街市,以中式宮殿設計呼應室外的園林景色。這個商場的成功之處在於經過三十年後的今天仍然能保留其獨特魅力,更主導了管理公司的翻新設計方式,而不是被翻新成單一化的商場設計。 地區:粉嶺 建造年份:1990 屋邨商場類型:庭院式 樓層:2 持有公司:民坊 Wah Ming Shopping Centre consists of two commercial blocks linked by a foot bridge. The core idea is to transform the complex into a traditional Chinese courtyard. The retreating tiled roofs, offsetting from the block boundary with greenery input, creates dynamic contours of the open space in between. Four staircases tower with tiled roofs intentionally extend from the complex. They draw the attention from visitor and away from the compressive housing blocks. “ People’s Place “ renovated the market according to the original shopping centre design. The new Chinese palace design echos with the sense of Chinese courtyard. The success of this shopping centre is that it still retains its unique charm after 30 years, and it is capable to dominate the management company's refurbishment design instead of being refurbished into a homogeneous shopping centre design. District: Fanling Year: 1990 Type: Courtyard Floor: 2 Ownership: People’s Place #我港 #kongcept #我港建築 #我港社區 #archi_kongcept #kongcept_community #華明邨 #屋邨商場 #香港好きな人と繋がりたい
This is some text inside of a div block.
廣源邨商場: (一) 走進歐陸小鎮, 集九座建築而成的商場
你或許會疑惑這紅磚鎮在香港嗎? 這竟是商場?!🧱 我港的早前訪問了設計廣源邨的建築師江焯勳Joseph,了解不少關於廣源邨設計背後的理念。Joseph時任職房屋署助理署長,擁有「沙皇」的稱號,因為他在七十到八十年代設計了當時沙田區絕大部份的公共屋邨,包括龍亨邨、瀝源邨、和我港介紹過的新翠邨 (註1)。 行人優先的規劃/ 八十年代的新城鎮公屋規劃盛行社區自給自足的發展模式,身處於山腳的廣源邨也不例外。Joseph提到他認為公屋的空間不足以居民去生活,所以希望在邨內提供更多地方讓居民使用,制造「額外的居住空間」。廣源邨使用了人車分隔規劃。邨內則能提供一個安全而可步行的空間,並提供社區和商業設施。他巧妙地安排了一條快捷和一條正常路線供居民穿梭,一條設置在邨的外圍供居民直通巴士站與不同屋苑;另一條則藏在邨內不同商業建築之間。 商場 = 九座建築+三十六面牆/ 他將商場分成九座兩層高的商業建築散佈在邨的中心,靈感來自於這個地區周邊的鄉村,所以這些商業建築就像鄉村內的村屋般。為乎擋雨的實際需要,九座商業建築都由有蓋的通道串連著,但他希望居民不被上蓋限制著行走的動向,能自由地生活於大自然裡。而這些建築外則是創造了不同的公共空間,你可以看到一些老人在較隱閉的角落下棋和聊天;另一些老人聚集在中央廣場等待餐廳派中午飯(註2);還有一些人在看似古老的噴水池旁休息。人們真的在這裡生活著。這裡亦因為規劃上的限制令廣源商場逃過了翻新加租的命運,更加關於租金的分析,一定要看 @explainerhk 最新的post! 原來商場租金按商場級數去分類!(圖4) 能打造成歐陸小鎮般不只是規劃上的考量,還有更多設計上的心思!下回再續! 記得follow @kongcept852 ! 最後如果有興趣在4月24號參觀廣源商場的朋友可以向我們報名或DM @building_narrative ! 地區: 沙田 建造年份: 1989 建築類型: 庭院式 樓層: 2 持有公司: 領展 註(一)重溫: 新翠邨商場的一片綠洲 註(二)重溫: 廣源邨的日常 An interview was conducted with the architect Joseph Kong Churk-fan, who designed Kwong Yuen Estate and most of the estates in Sha Tin district. Joseph explained the design concept, particularly of the Kwong Yuen project. 9 blocks; 36 facades/ His design approach was to position nine small blocks at the centre of the estate, responding to the surrounding villages in the hill. All blocks are linked by canopies, which shaped various type of open spaces with different spatial quality. Men are doing gambling in covered open space; the elderly are sitting at the central open space surrounding by elderly care facilities; Aged fountains can be found in some of the open space. If you wish to visit the Kwong Yuen shopping centre with us on 24/4, please contact us or DM @buildingnarrative! District: Sha Tin Year: 1989 Typology: Courtyard Floor: 2 Ownership: LINK Reit
This is some text inside of a div block.
大牌檔: (二) 活化社區 - 被淘汰的高級Food Court
大牌檔的個性/🔥 上回提到大牌檔的歷史,但大牌檔其實有甚麼價值?價值的衡量因人而異,但對於香港的飲食文化、活化社區(Community Bonding)和旅遊業的發展上有一定的潛力。作為香港街頭飲食的代表者,大牌檔不論在環境和食物上都極具特色:見證了香港飲食發展和貢獻著香港人的日常;無驅無束的環境與生活的調劑;火水爐的高熱火焰與大鍋氣小炒;木摺檯和摺凳和那綠色巨型鐵皮箱。 活化社區(Community Bonding)/🤝 大牌檔把商鋪與街道連結成一個地方,營運成香港人生活的一部份。開放式廚房和飲食環境有效地放大了所屬公共空間(Public Space)的社交空間元素,利用其豪爽的本土風味把食客和路人帶進同一個氛圍。猶如英國街頭看見的那些戶外咖啡室,美國沙灘旁的那些酒吧,傳統大牌檔文化本質上能活化社區或成為玩樂熱點的常客。在香港,只有這裏能無驅無束地與三五知己吃一頓飯,充滿壓力的香港人正正需要這樣的調劑。 哪裏找沒有創意的人?香港政府/⚫️ 隨時代進步,舊有事物自然會被淘汰,那麼你認為大牌檔是否已經過時?其實長久以來困擾大牌檔的都是衛生問題、擠滿狭窄街道所產生的安全問題和排污問題,均是技術上的小障礙。但大牌檔的獨特個性還深深吸引著外國的朋友們,滿載著港人的集體回憶,問題只是港府或商家不懂得利用香港人的飲食文化,如能在保留其個性的前提下把排污及衛生等問題處理好便能好好地發展。#有志者事竟成 香港是美食天堂?高級Food Court?/👼 香港為何被譽為美食天堂,是全世界米芝蓮星數top3地區、有美麗的海港夜景,但香港本土飲食文化呢?香港是國際大都會但漸漸失去了自身的特色(cultural identity),成為一個沒有靈魂的容器/工具。在香港,建築方面的保育較易被大衆察覺,但各種非文質文化遺產或軟文化則尚有極大的發展空間。文化的流失亦與市民本身有關,請不要只青睞外國的好,請不要只引入外國的好,請嘗試借鑑外國的優點去好好地孕育本地既有的文化,希望我港能助你發現到這些被遺忘的寶藏。或許他日,大牌檔文化將會成為外國人的借鑑對象。 Authentic HK Dining Experience/🇭🇰 What is the value of Dai Pai Dong? As a representative of street food in Hong Kong, Dai Pai Dong is distinctive in terms of environment and food. Iconically, it is a giant green metal box and serve foods cooked by Kerosene Stove, strong firepower. Such firepower injects “Wok Hei” into every dish, each dish can be made in a “hot” wink with a balanced dry body and delicious charred taste. By the way, remember to order a bottle of Blue Girl, it is a perfect pairing with food full of “Wok Hei” . In addition, as traditional Dai Pai Dong is integrated into the public street to operate and become part of Hong Kong, its open-air kitchen and dining area effectively amplify the social space element of the public space. It uses its rich local flavour to bring diners and passersby into the same atmosphere. Similar to the outdoor cafes on the streets of the UK, the bars beside the beach in the US, the traditional Dai Pai Dong culture can definitely revitalize the community or even become a famous spot. Its must be more fascinating than restaurants that you cannot even speak up freely with your friends. Dai Pai Dong is yet to be rescued or fully utilised. #我港 #kongcept #我港生活 #大牌檔 #daipaidong #香港文化
This is some text inside of a div block.
「皇都嘅集體回憶係「集」邊個嘅「體」? 鄧麗君我個仔已經唔識啦!」 上回有輕輕講過皇都戲院被忽視的歷史價值,不單是它那十分少見的外露「飛拱結構」,更重要的是它承載著一段娛樂文化的歷史。我港有幸被邀請去參觀皇都戲院, @walk.in.hong.kong 介紹了很多關於皇都的故事。 北角作為「小上海」印證著香港娛樂文化的發展/ 相信大家都知道北角是個「小福建」,但其實這裡成為福建人的聚居地前是個「小上海」。早在四十年代很多上海人因內地政局不穩而南移香港,而這些上海人不少是從商的有錢人,他們把上海的時尚文化、生活品味和精彩的夜生活帶到了北角。你有曾想像過早在四十年代已經有一站式遊樂園、夜總會和戲院?風靡一時的新麗池夜總會,一座大廈竟然擁有溜冰場、舞廳和泳池等娛樂設備。 將香港和世界連繫的戲院/ 而皇都戲院前身的璇宮戲院正正在這個奢華娛樂文化背景中出現。璇宮戲院是國際級的戲院,吸引了世界頂尖的古典音樂家和香港著名音樂家登台,例如鄧麗君等,把香港與國際連繫著。其後易手改名為皇都戲院,改建了停車場成商場和加建了住宅大廈。它一直作為粵劇和世界級表演,後期成為電影放映的重要平台,緊緊相扣著北角這個社區。建築師羅慶鴻質問皇都是「集」誰的「體」,我會說它可能不是你的回憶,但它告訴了我關於北角這個社區的歷史和故事,以至它對香港文娛發展的深遠影響。 從社區看建築的價值/ 古蹟辦有它一套準則去評審一棟建築是否具有成為歷史建築的價值,包括歷史、建築、社會價值、組合價值、保持原貌程度、及罕有程度。但當中其實有很大的空間去詮釋這些準則。而往住被忽視的是建築在社會的價值。當然很多人會說皇都戲院的社會價值只是過去的事,現在只剩外殼。但正正是這些建築承載著與你有關的社區故事,它塑造了該社區的形象和性格,而這些多樣性的社區才構成了香港這個地方。我們更應該利用這些歷史建築的故事加以活化並承傳下去。我很高興聽到新世界主動提出要活化皇都戲院,更希望開放飛拱作公共空間。最後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同行的 @charlescwlai 說的:「以前北角沒有高樓大廈,皇都顯得很凸;如今高樓大廈林立,皇都便顯得凹下去了。」但不論凹凸,它依舊是特別的存在。 #kongcept #我港 #皇都戲院 #再說皇都 #保育 #古蹟保育項目 #CreatingSharedValue #LivingHeritage #Conservation #PreserveHKhistory #Revitalisation #StateTheatre #neverendingstory #kongcept_community
This is some text inside of a div block.
以身體五觀感受社區,體驗自然的脈絡
👶以身體五觀感受社區,體驗自然的脈絡...我港早前體驗了由香港青協領袖學院 @leadershipinstitutehk 舉辦的「五感遊粉嶺」活動,踏足了粉嶺這個較少機會接觸的地方。學院前身為粉嶺裁判法院(三級歷史建築),由祥華邨走過去時,已經被那新古典建築風格所吸引,充滿50年代的味道。 👂聲境粉嶺 (聽覺體驗) / 是次體驗的第一節是「聲境粉嶺」,由導師Wenda @daywenda 帶領,嘗試慢下腳步,把精神集中於旅途上的點點滴滴,細聽這個社區和空間的種種「聲音」,再以繪畫、文字或符號方式作聆聽記錄,創作獨一無二的藝術作品。 在這裡,不再被鬧市的煩囂所囚禁,我聽到的是各條清晰而細緻的聲道。由起點的跑步聲(密集細點)起步,途中有環繞四周的鳥叫聲作為背景音樂(黃色)襯托出一份安心;能清晰聽到士多或單位內傳出的對話聲(大黑色點);還有與我並肩前行的的手推車(黑色線),走到將近馬路時,急躁的公路車聲(深啡色)漸漸傳來。有別於景點式地尋找那些“必食或必去”,或是“10大打卡點”,這讓我更能解釋到何謂新界區悠閒。 👅浪行尋味 (視覺、嗅覺和味覺體驗)/ 接著,我們出發至聯和墟,參加由社企「小店寶庫」 @citystreasure 帶領的半日遊。聯和墟是二戰後的首個發展工程,區內以商住兩用建築為主,是一個現代化的有蓋墟市。到達時被立刻被一棟一層式的石屎建築物「聯和市場」所吸引,和背後雄大的現代住宅囍逸形成強烈對比。「聯和市場」於1951年啟用,2002年結業後長期掉空,2007年出現於電影《每當變幻時》,唯有期望未來能得到好好的保育。 及後我們到訪了「協香麵包西餅」嘗過粉嶺名物雞脾包後再到市場旁的到涼茶店。涼茶店老闆最近因加租而選擇同區搬遷,他說到:「飲開涼茶嘅,啱口味就唔會轉另一間㗎啦。」。頓時,我像掉了錢包一樣,發現自己記憶中並沒有任何與味道有密切關係的回憶,長期生活於大型商場主導的地區,小店的人情味對我來說是多麼的陌生。 青協領袖學院還提供城市紋理杯墊 ( 觸覺體驗 )活動,詳情請瀏覽網站: https://leadershipinstitute.hk/event/5senses #我港 #kongcept #我港社區 #kongcept_community #香港青年協會領袖學院 #三級歷史建築 #前粉嶺裁判法院 #協香麵包西餅 #聯和墟 #聯和市場 #hkcommunity #hkdevelopment #hkarchitecture #祥華邨 #聲音 #必食 #必去 #香港自救
This is some text inside of a div block.
順利邨商場: 社區空間起伏流動的粗獷主義
順利邨商場🏢 粗獷主義,社區空間的起伏流動/ 順利邨商場並沒有很明確的邊界,其商場範圍是以舊長型屋苑的建築輪廓作基本規劃,由於整個屋邨窄而長,商場空間像河流般穿梭於兩邊屋苑之中。街市和停車場坐落在屋邨的平台下,而平台上方的行人走道不僅連接了所有屋苑間的商鋪,而且塑造了多個高低起伏的休閒和靜態開放空間。 錯層的空間塑造了被包圍的安全感,並且讓地面的途人容易分辨方向。 商場的形態展現了不少粗野主義的元素。建築群著重表達出十分厚實的橫向感,以較幼的結構柱作支撐,長而窄的窗口更伸延其橫向感。 空間的上下流動與粗獷主義堅實的對比營造了順利邨商場的獨特風格。 地區: 順利 建造年份: 1978 建築類型: 平台式 樓層: 3 持有公司: 領展 Shun Lee Commercial Centre 🏢 Brutalism, the contrast of flowing community space/ The entire shopping centre flows according to the contours of slab block housing of the estate. The market and car park sit at the ground. The walkway at above not only links retail stores at all housing blocks, but it also shapes multiple voids for recreational and static open space. The open space at the split level suggests a secure spatial quality between two levels and become easily accessible from the ground to the retail level. The shopping centre presents itself as the architectural significance of brutalism. Slabs run with thin columns with large cantilevered masses and thick windows. The contrast between flowing spatial organisation and the rooted brutalism style comes into a unique identity in Shun Lee Shopping Centre. District: Shun Lee Year: 1978 Typology: Podium Floor: 3 Ownership: Link Reit #我港 #kongcept #kongcept_community #順利邨 #香港屋邨 #屋邨商場 #hkshoppingcentre #香港自救
This is some text inside of a div bl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