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CK

從狂舞派3看香港文化和社會議題(2)
March 6, 2021

活化工廈的效益/

#狂舞派3 的Heyo說:「呢張係梳化,唔係床!」。香港公屋輪候時間約5.3年、樓價中位數bla bla bla......香港樓貴眾所周知。中下階層的年輕人難以上樓,更需要把興趣、工作與生活融合,以約$5000租觀塘(戲中的龍城)一個300呎單位作工作室,卻連睡一覺也是罪,需要像Heyo一樣走鬼。於工廈從事工業以外的事務都需要向地政處申請,更有需要補地價或改地契。伴隨香港經濟轉型和發展,工廈中從事工業活動的租客已少之有少,取而代之的是本土藝術工作者和有意創業的年輕人,以千方百計避過政府的檢查,盡力呼吸著最後的空氣。「工廈都加租,我仲可以去邊到?有能力有理想但係就連租個小單位生存都做唔到。」

政府於2010年推出了活化工廈計劃Industrial Building Revitalisation Measures,工廈大業主可以免補地價,把整幢工廈改裝/翻新、改變成寫字樓、藝術工作室或服務式住宅等商業用途。是次活化的最大得益者為大業主和一眾隨工廈樓價上升而獲利的炒家。直至2018年2月1日林鄭才公布較好的五年放寬計畫:藝術工作、影音錄製、設計及媒體製作、研究所及設計及發展中心等用途不需要申請改地契或繳交費用。然而,確實地幫助KIDA等藝術工作者的政策還待設立。大業主說:「我地無逼走租客,只不過有其他人願意出更高價錢租者,社會進步,舊產物被翻新好正常者。」...扼殺年輕人的夢想和發展空間難度對社會進步有貢獻?只剩下貿易和金融的香港,色彩只會減退。

🌝離地的城市發展和文化活動/

藝術工作者最需要的是甚麼?政策的規劃應由誰界定?香港現實有如戲中的hip-hop樂園,用「以下為上」的名義作「以上為下」之實,應雖然計劃的城市發展是受街頭文化啟發,但有名氣的文化參與者淪為計劃的「宣傳者」,而其他文化藝術持份者並沒有被賦予權利和表達的機會。決策者有了解過他們需要甚麼嗎?耗資天價的藝術公園真的有助發展文化和創意產業?這個離地的政權是確確實實的「裝備L」。「我淨係想跳舞姐」,往往年輕藝術工作者最基本需要的只是空間、自由度和以人為本的政策。回看過去5年香港的busking事端,由離群魔亂舞、高分貝攻擊和霸地到2018終止西洋菜南街行人專用區,再到今日唱歌亦有可能違反國安法,香港藝術工作者連最入門級的搵食機會都沒有。80年代的香港至少還有不同的舞廳夜總會,給予初出茅廬的歌手舞者生存機會,現今香港市民都只靠自己組織各樣活動,凝聚民間力量。狂舞派3為香港文化踏出了一大步,下一步是廣眾們的回應。

DID YOU KNOW ?
MILK TEA IS THE SPIRIT OF YOUNG TEENAGER OF HONG KONG
延伸文章
58屆金馬獎5部香港作品-濁水漂流獲12項提名
喜訊!早前介紹過嘅《濁水漂流》,榮獲第58屆金馬獎 @goldenhorsefilmfestival 十二項提名,電影帶出咗一個值得大家反思嘅問題 「對人的尊重」。雖然沒有大資金支持製作,但故事內容絕對值得大家思考,而各種剪接、取鏡、及運鏡都十分出色。另外,吳鎮宇的演技把那份情感帶到我心中,激發到我認真思考《濁水漂流》給我的課題(往下看再詳細說);吳鎮宇不收片酬仗義演出亦值得尊敬。 輝哥(吳鎮宇飾演):「深水埗係窮人住㗎,你不斷 “ #活化 ” 同起貴樓,窮人不斷被逼走,可以走得去邊?」 《濁水漂流》十二項提名: 「最佳劇情長片」《濁水漂流》 「最佳改編劇本」「最佳導演」李駿碩 「最佳剪輯」李駿碩、麥曦茵 「最佳男主角」吳鎮宇 「最佳男配角」謝君豪 「最佳男配角」柯煒林 「最佳女配角」李麗珍 「最佳攝影」梁銘佳 「最佳原創電影音樂」「最佳原創電影歌曲」黃衍仁 「最佳造型設計」潘燚森 今年有多套作品入圍金馬獎,每一套都值得你觀看一些更無法在港上映。 其他獲提名關於香港的作品: 任俠、林森、陳力行《少年》⸻「最佳新導演」、「最佳剪輯」; 周冠威《xxxx》⸻「最佳紀錄片」; 陳果《鬼同你住》⸻「最佳動作設計獎」、「最佳原創歌曲」; 陳瀚恩《巴基之詩》⸻「最佳劇情短片」; 張小踏《極夜》⸻「最佳動畫短片」。 題外話今年visual 好靚😍 by @bitostudio #我港 #kongcept #我港熱話 #highlight_kongcept #香港電影 #香港文化 #hkmovie #港產片 #drifting #濁水漂流 #自己香港自己救 #hongkonger #hkig
This is some text inside of a div block.
希望能助你踏出一步,打開與父母的話匣子
🥺近期的我港熱話與「移民」、「親情」、「分離」有密切關係,先不論因社會狀況而生的隔膜,普遍香港家庭的親子關係都不如西方般開放,青少年與父母對話前,會先不經意地進行多重的自我審查。該如何如何打開與父母的話題?作為90後,見證香港社交網絡的發展,隨父母進軍Facebook,青少年大舉遷移到Instagram,而同時開始接受父母於FB的交友邀請。到成年後才發覺彼此間已築起一道無心之牆,問自己一句:「我哋有咩共同話題呢?」。 我港開設了FB,對象不只你,還有你的「父母」 ! Link in Bio ------- > Like & Share🔥 👴🏻👵🏻我港在IG發佈的字文影響力不大,亦不想發佈太多煽情內容,但如果你看過最近上映的電影《殺出個黃昏》、《媽媽的神奇小子》便大概能明白我心目中的感受。《我港 Kongcept》的IG帳號將近一年,確實無法接觸到香港年長的一群,但願在FB以及Youtube上能有進展。我港建議:「香港文化」或「香港日常」是一個很好的載體,比較中性而不失趣味。 我港開設了FB,用父母的語言對話,從另一個角度認識香港文化 ! Link in Bio ------- > Like & Share🔥 🎸有音樂平台曾指出,「24歲是接收新音樂的高峰,30歲便開始遞減」,隨了因腦部活躍度的轉變,亦因為舊歌記載了他們年輕時的各種回憶與共鳴。近年香港興復古Vintage,菲林相機、闊腳褲、City Pop...未曾經歷過的你,到底喜歡是該「風格 Style」還是當中蘊含的「香港概念 Kongcept」?追溯歷史文化的你,與經歷過歷史文化的他們,絕配。希望我港能幫助你踏出一步,助你打開與父母的話匣子。 我港開設了FB,希望你可以透過於FB分享貼文,讓不同年齡層的人士覺醒! Link in Bio ------- > Like & Share🔥 Kongcept Highlight of the month is surrounding “migration”, “family”, “separation”, if you have watched the HK movies "Showtimes for Time" and "On Your Mom, Get, Set, Go!", you might have a depressing feeling and guilt on these topics. HK parents and their teenage children are not good at expressing their love/feelings, and perhaps Kongcept could help? Kongcept, this IG account is about a year old but unable to reach out to the middle and elder age group of the society. Therefore, we decided to speak their language - FB, taking "HK Culture" as a medium to connect you with your parents. Follow us on FB > Share posts to your parents > Speak to them #我港 #kongcept #我港熱話 #highlight_kongcept #facebook #移民 #親情 #分離 #溝通 #認識 #誤會 #破冰 #殺出個黃昏 #媽媽的神奇小子
This is some text inside of a div block.
從狂舞派3看香港文化和社會議題(2)
從狂舞派3看香港文化和社會議題(2) ── 未睇戲就Save低先⚠️少量劇透 🏗活化工廈的效益/ #狂舞派3 的Heyo說:「呢張係梳化,唔係床!」。香港公屋輪候時間約5.3年、樓價中位數bla bla bla......香港樓貴眾所周知。中下階層的年輕人難以上樓,更需要把興趣、工作與生活融合,以約$5000租觀塘(戲中的龍城)一個300呎單位作工作室,卻連睡一覺也是罪,需要像Heyo一樣走鬼。於工廈從事工業以外的事務都需要向地政處申請,更有需要補地價或改地契。伴隨香港經濟轉型和發展,工廈中從事工業活動的租客已少之有少,取而代之的是本土藝術工作者和有意創業的年輕人,以千方百計避過政府的檢查,盡力呼吸著最後的空氣。「工廈都加租,我仲可以去邊到?有能力有理想但係就連租個小單位生存都做唔到。」 政府於2010年推出了活化工廈計劃Industrial Building Revitalisation Measures,工廈大業主可以免補地價,把整幢工廈改裝/翻新、改變成寫字樓、藝術工作室或服務式住宅等商業用途。是次活化的最大得益者為大業主和一眾隨工廈樓價上升而獲利的炒家。直至2018年2月1日林鄭才公布較好的五年放寬計畫:藝術工作、影音錄製、設計及媒體製作、研究所及設計及發展中心等用途不需要申請改地契或繳交費用。然而,確實地幫助KIDA等藝術工作者的政策還待設立。大業主說:「我地無逼走租客,只不過有其他人願意出更高價錢租者,社會進步,舊產物被翻新好正常者。」...扼殺年輕人的夢想和發展空間難度對社會進步有貢獻?只剩下貿易和金融的香港,色彩只會減退。 🌝離地的城市發展和文化活動/ 藝術工作者最需要的是甚麼?政策的規劃應由誰界定?香港現實有如戲中的hip-hop樂園,用「以下為上」的名義作「以上為下」之實,應雖然計劃的城市發展是受街頭文化啟發,但有名氣的文化參與者淪為計劃的「宣傳者」,而其他文化藝術持份者並沒有被賦予權利和表達的機會。決策者有了解過他們需要甚麼嗎?耗資天價的藝術公園真的有助發展文化和創意產業?這個離地的政權是確確實實的「裝備L」。「我淨係想跳舞姐」,往往年輕藝術工作者最基本需要的只是空間、自由度和以人為本的政策。回看過去5年香港的busking事端,由離群魔亂舞、高分貝攻擊和霸地到2018終止西洋菜南街行人專用區,再到今日唱歌亦有可能違反國安法,香港藝術工作者連最入門級的搵食機會都沒有。80年代的香港至少還有不同的舞廳夜總會,給予初出茅廬的歌手舞者生存機會,現今香港市民都只靠自己組織各樣活動,凝聚民間力量。 狂舞派3為香港文化踏出了一大步,下一步是廣眾們的回應。 #我港 #kongcept #我港熱話 #highlight_kongcept #香港電影 #香港文化 #hkmovie #港產片 #thewaywekeepdancing #hkdance #hkhiphop #活化 #工廈 #觀塘 #龍城 #自己香港自己救 #hongkonger #hkig #insidehongkong #hkculture #japaneseinhk #在香港的台灣人 #lifeinhongkong #香港生活 #香港好きな人と繋がりたい #香港 #madeinhongkong #hongkongstyle #hkblogger
This is some text inside of a div block.
全民造星
🌟「造星」是一個舞台,一個機會去給予參賽者磨練自己,去讓大眾見識香港的各種文化可能性。的確,參賽者和硬件配備不及內地或韓國節目好,但那份本土情懷和真誠卻令大眾如此熱愛。「造星」的價值比你想像中還要大。 不只重外表,還重表演者的本質/ 很多人應該都沒想到BEN BEN會奪得冠軍。他或許沒有具備很多傳統的明星特質,但你可以透過表演和表演以外的鏡頭看到他的真誠,這顛覆了很多香港人對於明星所需要的原素,不只是擁有出眾的外表和令人讚歎的才華,還有對表演和別人的真誠。 我們真正看的是過程,而不是賽果/ 一集「造星」可能只有不到一半時間是播參賽者的表演,更多的是幕後導師們的指導、參賽者之間的相處 、練習過程中的辛酸。這節目讓你更全面地認識參賽者們的性格特質和表演背後的努力,更重要的是他們自身的覺悟與進步。有聲音說總決賽後勁不繼,但我認為宣布結果後所有參賽者互相的互相祝福就是全民造星3最佳的結局。 香港擁有的真誠/ 除了表演和幕後練習的畫面外,塑造了整個節目形象是人與人之間的真誠。我很記得強尼在二十強宣報佈勝負時,讓雙方參觀者給彼此說一句,你能感受到他們真誠地覺得「不論誰贏都好」、「不捨得隊友的離開」、「其他參賽者真的很努力」。參賽者們從 @lam2 和 @kearenpang 身上學會了何謂Sincere Performance,重新找到了對舞台的熱愛,導師與學員間真摯的感激之情每次都能打動我心,令人也渴望擁有這段亦師亦友的關係。 Original photographs owned and copyrighted by ViuTV, contestants and @team_a_love #kongcept #kongcepthighlight #kingmaker333
This is some text inside of a div block.
全民造星4:如何介定「港式女團」的標準?真的外貌斷定一切?
👯‍♂️如何介定「港式女團」的標準?是否真的外貌斷定一切? 以打造「港式女團」的全民造星4,節目來到比賽中段,對於前晚A1的表演,守在死亡名單的Ika說了一句: 「香港終於有呢啲睇!!」 今次我港想跟大家討論「港式女團」究竟要應該要有甚麼特質?有甚麼表演令你覺得香港是能夠組女團? 「女團梗係睇樣睇身材啦」「最緊要有觀眾緣,形象要入屋」「女團唔識跳舞唱歌學咩人做女團」,連登對於所謂「港式女團」鬧得熱烘烘,但我港則想focus 在「港式」上的考量。 論到女團標準,韓國女團一定是教科書的答案,也一定回應了上述普遍大家對於女團應有的要求。但問題在於這些標準是否就能夠打造屬於香港的女團呢?如果我是想得到韓團所定的標準,其實繼續去欣賞韓團即可。 好記得Win Win @__on.i 其中一段rap詞: 「韓妹鬼妹㗎妹仲有嗰啲台灣美眉,唔好怪我哋個樣生得比較道地」,其實我是比較期待的是香港人如何能夠走出對事物的刻板印象和標準,讓那些具個人特色和能力的人展示自己,她們不一定具大眾期待的美貌,卻能在表演中散發魅力;或者展示出香港人面對高壓時能引發的才能;具備面對酸民批評的抗壓能力等。集合不同特色的香港個體或許才是屬於香港的女團??我們也沒有定案,當然歡迎大家留言分享對於香港女團的看法~ ps:梁祖堯foul走的人選確實令人費解,將大部份全能且表演出獨立個性的參賽者foul走(e.g. sica) ,這不是抹殺了很多才華女生的努力嗎? #我港 #kongcept #我港熱話 #香港文化 #hkculture #自己香港自己救 #ฮ่องกง #香港女團 #全民造星4 #全民造星 #梁祖堯 #許庭鏗 #viutv全民造星 #viutv #港式 #홍콩 #hongkonger #hkig #insidehongkong #hkculture #hongkongmoment #hkdaily #capturehongkong #highlight_kongcept
This is some text inside of a div block.
造星心水人選!她們用行動證明港式旅程的新可能
上個post與大家討論了對於「港式女團」的標準,今次就想私心分享四位「全民造星4」的參賽者,衷心希望她們能夠發光發亮🔆同時為香港娛樂文化作出改變。 Marf/ 獸醫護士 專長:全能 已經聽過很多人說:「我嘅視線離唔開Marf」,而我認為她強烈的個人魅力是由她的唱歌和跳舞才能、自信、對表演的熱誠堆砌而成。年僅19歲的她還富有領導才能,在突出自己的同時,又能兼顧整個團體的合作,根本就是女團C位的完美人選。 So Ching/跳舞老師 專長: 跳舞/唱歌 (佢應該會否認🤣) 她跟Win Win一樣,不只是dancer而是一個表演者。精湛舞技就不用多說,但令人驚喜的是她比賽初期隱藏了自己唱歌的才能,她能在跳舞同時仍能保持歌唱的穩定性,而且聲線很有亮點,我極度懷疑她說自己未唱過歌是「講大話😂」,很期待她之後能夠成為出色的唱跳歌手。 Win Win/ 跳舞老師 專長: 跳舞/RAP (佢應該都會否認🤣) 她或沒有大眾期望的女團樣貌,但她的舞技與個人魅力蓋過了一切,每個表演都展示了其獨特的感染力,值得留意的是她的表情管理做得十分好,讓你看得很入戲。而我個人亦很欣賞她清楚有力的rap。 CK/ 舞蹈員 專長: 跳舞/ 編曲 她其中一個參賽目的是想走出dancer的框框,備具跳舞與編曲能力的她,算是一位香港很少見的寶玉。她出色的編曲能力昇華了不少個表演,又讓隊友更能突出自己。我十分期待她能成為女團一員,擔當音樂制作的角色,將團員特色與歌融為一體,相信是組成「港式女團」很重要的元素。 #我港 #kongcept #我港熱話 #highlight_kongcept #香港文化 #hkculture #自己香港自己救 #ฮ่องกง #香港女團 #全民造星4 #全民造星 #梁祖堯 #許庭鏗 #viutv全民造星 #viutv #港式 #홍콩 #hongkonger #hkig #insidehongkong #hkculture #hongkongmoment #hkdaily #capturehongkong
This is some text inside of a div block.
《deTour2021》設計節:反思設計的作用
「有(冇)用」,到底設計有甚麼作用?能扣上各種「文青、必去、本土、靚」就可以了嗎?PMQ元創方主辦的deTour2021《有(冇)用》 設計節給了我一點啟發,亦給予了我一點動力去繼續尋找Kongcept。一項設計除了「有用」的功能性外,當中藴藏著「冇用」但極具意義的元素:歷史、回憶、美學、社會文化、生活習慣等等。這些「冇用」的價值亦是 我港 一直以來希望勾畫出的寶藏,屬於香港的概念 – Kongcept。 //LED比霓虹燈方便、更符合成本效益,所以霓虹燈對香港已經失去價值?// //回看我們的霓虹燈專題,你會發現事實並非如此// 《T – 11》 【文字設計師-譚智恆 |心理學家-張星恆博士|平面設計師-麥綮桁】 說到香港x功用x文化,街招字體算是一種大家最易聯想到的載體,像便利店一樣,字體和文字編排在我們日常生活中。 而T–11的展品希望作為受眾的我們能反思這些設計的意義,想一想它們如何影響到你的觀感;哪種字體最具權威性?哪種字體最具舒服? 透過瞭解溝通上的效率和有效性,亦可以理解到不同年代的的社會環境,例如認識香港街招、產品包裝、廣告海報等等的字體文化。霓虹字體-北魏真書-是香港人的身分象徵? 《Window and Alley 窗後巷》 【設計師和策展人-Terry|社區文化工作者-阿謙|香港城巿研究者-Sampson 】 《窗後巷》原型是一間融入了香港特色街道環境的選物店,座落在灣仔與銅鑼灣交間的霎西街 - 一條處處可見的後巷(香港的特色面貌)。 該店面積只有46平方呎,嘗試以店鋪設計探索這城的每一寸空間,就像香港戰後唐樓(第四代唐樓)建築所衍生的樓梯舖一樣。談到香港的後巷,相信大家都會聯想到三五成群,正在放煙break的香港打工仔,這種不約而同的想像「冇用」,但卻無形地把我們連間起來《窗後巷》主要售賣本地小物作品,例如東華三院「愛不同藝術(i-dArt)」的弱能人士的藝術作品 @idart_twghs ,以及紀錄香港moment的攝影作品 @mr.moment1974 。 而《窗後巷》配合是次deTour2021設計節,更有各項Workshops供每一位香港市民報名參與,帶領大家把我港日常的所見所聞印上T-shirt、拍攝成照片、或寫成詩句。作為香港人,香港建築的使用者,你和我的感受都是「冇用」但無可忽視的的設計元素。 ************************ 活動資料 ************************ 除了以上展品,deTour 2021還有更多回應「有(冇)用」的設計作品。當中更有由日本設計師及藝術家 Sputniko! 交棒到香港建築設計團隊 Napp Studio & Architects,縈繞交疊成為一座由亙古情感搭建而成的愛情神社。值得大家親身來臨參觀。 ************* 📅 日期 Date|2021.11.26 - 12.12 📍 地點 Venue|PMQ 元創方 👉🏻詳情請參閱https://detour.hk/2021/tc/ #我港 #kongcept #highlight_kongcept #我港熱話 #detour #detourhk #有冇用 #usefuless #pmqhk #展覽 #exhibition #設計工作坊 #designworkshop #設計講座 #designdialogue #香港展覽 #detour2021 #香港日常
This is some text inside of a div block.
從狂舞派3看香港文化和社會議題(1)
從狂舞派3看香港文化和社會議題(1) ── 未睇戲就Save低先⚠️少量劇透 ❤️香港人必須看的一套電影/ 黃修平導演 @adam_wong 的作品一直與香港社會環境掛鉤,2013年的《 #狂舞派 》如日本熱血動畫般展現香港年輕人對夢想的追尋、對自由的渴求。「若未來是五官的神情,就用自由做眼睛」,當中的那份純粹和熱血感染到大眾,揭開了 “關注本土創作’的思潮” 。2021年的《 #狂舞派3 》與上作沒有重要的關聯(因此沒有狂舞派2),以像紀錄片形式把廣眾從當初美麗的夢想和理念抽離,正如香港人於這幾年間的覺醒,需要學懂如何於現實與理想間找到平衡而不忘初心。雖然沒有如上作Dave雨中起舞的藝術場景,但確實地勾出了香港設身處地的社會議題和對年輕人的重視。雖然表達的訊息可能太多而導致劇本較為散亂、人物角色刻畫未狗深入,但當中的訊息和意義至關重要。此外,這套電影本身亦為眾多香港藝術工作者提供了演出機會。這是一套香港人必須看的電影,real and no fantasy,看完亦必須反思,嘗試更深入去了解各個議題。 💰藝術vs商業 -「 #更可怕聽得出入面只得黃金 」/ Dave:「依啲唔係我想跳嘅舞啊...」。在香港,有關藝術、生計和商業之間的角力是耳熟能詳的話題,亦是造成「樂壇已死」、「香港是文化沙漠」等標籤的元兇。香港市場的大少往往增加了藝術工作者起步的難易度,有能者需要默默努力等待機會而當有幸被商業機構賞識時卻會遭遇老闆無理的要求,雖得不到對創作人的尊重,卻因生計考慮而默默迎合。單純為迎合市場和金錢而生的亦只是商品,正如戲中的狂舞街計畫, hip-hop文化和KIDA(Kowloon Industrial District Artists)只是作為gimmick去推廣發展商的新發展項目和收地計畫,沒有半點hip-hop的靈魂,最後城市優化辦公室的大老闆使出hip-hop 手勢打招呼的尷尬一幕是點綴。現實中可探究“政府謀殺busking文化” 和 “TVB如何因商業考量而引起「樂壇已死」”。 隨社會進步和後物質主義的體現下,對文化藝術有認識和追求的人已漸漸增加並慢慢地爬升到一定高度,各位年邁的前人亦開始退下(老屎忽終於退休),市場上對文化藝術的供或求都處於recovery的階段,充滿各種 #利好消息 ( 我港早前發佈過有關樂壇的文章)。戲中Hana被問到:「你想紅啲,定係冇咁紅但更自由」,Hana:「er...我唔知道啊...」,這具體地反映著藝術、生計和商業之間的難以取捨,但至少Hana於戲中從來沒有放棄群體/產業利益(KIDA),我港相信現實中亦有很多默默付出的人。 🌟火花(不於此文詳細談,歡迎DM延伸討論)/ 最近蕭若元先生 @hkstephensyy 與 游學修先生 @neoyau19 的四段片道出了兩輩人的觀點、香港電影業的環境氛圍和問題。蕭生提供了一些客觀事實,雖香港確實沒有「80年代天時地利人和」,但其態度和魔性笑聲對香港年輕人狠狠地潑一盤冷水,興幸游學修以其真誠和熱血的回覆打動了眾人。 另一邊廂, @novelFriday 最近以一首《REPLY 致明日的舞》真誠地回應Eason的《致明日的舞》,把聽眾帶回現實。近期由解散到各自單飛自由發展再合體的一流組合 @c_allstar 亦是因公司給予足夠自由度才能成事。 下回續... #我港 #kongcept #我港熱話 #highlight_kongcept #香港電影 #香港文化 #hkmovie #港產片 #thewaywekeepdancing #集合吧地球保衛隊 #長命火就長命救 #人在志在人就夠 #自己香港自己救 #hongkonger #hkig #insidehongkong #hkculture #japaneseinhk #在香港的台灣人 #lifeinhongkong #香港生活 #香港好きな人と繋がりたい #香港 #madeinhongkong #hongkongstyle #hkblogger
This is some text inside of a div block.
全民造星
🌟「造星」是一個舞台,一個機會去給予參賽者磨練自己,去讓大眾見識香港的各種文化可能性。的確,參賽者和硬件配備不及內地或韓國節目好,但那份本土情懷和真誠卻令大眾如此熱愛。「造星」的價值比你想像中還要大。 不只重外表,還重表演者的本質/ 很多人應該都沒想到BEN BEN會奪得冠軍。他或許沒有具備很多傳統的明星特質,但你可以透過表演和表演以外的鏡頭看到他的真誠,這顛覆了很多香港人對於明星所需要的原素,不只是擁有出眾的外表和令人讚歎的才華,還有對表演和別人的真誠。 我們真正看的是過程,而不是賽果/ 一集「造星」可能只有不到一半時間是播參賽者的表演,更多的是幕後導師們的指導、參賽者之間的相處 、練習過程中的辛酸。這節目讓你更全面地認識參賽者們的性格特質和表演背後的努力,更重要的是他們自身的覺悟與進步。有聲音說總決賽後勁不繼,但我認為宣布結果後所有參賽者互相的互相祝福就是全民造星3最佳的結局。 香港擁有的真誠/ 除了表演和幕後練習的畫面外,塑造了整個節目形象是人與人之間的真誠。我很記得強尼在二十強宣報佈勝負時,讓雙方參觀者給彼此說一句,你能感受到他們真誠地覺得「不論誰贏都好」、「不捨得隊友的離開」、「其他參賽者真的很努力」。參賽者們從 @lam2 和 @kearenpang 身上學會了何謂Sincere Performance,重新找到了對舞台的熱愛,導師與學員間真摯的感激之情每次都能打動我心,令人也渴望擁有這段亦師亦友的關係。 Original photographs owned and copyrighted by ViuTV, contestants and @team_a_love #kongcept #kongcepthighlight #kingmaker333
This is some text inside of a div block.
全民造星4:如何介定「港式女團」的標準?真的外貌斷定一切?
👯‍♂️如何介定「港式女團」的標準?是否真的外貌斷定一切? 以打造「港式女團」的全民造星4,節目來到比賽中段,對於前晚A1的表演,守在死亡名單的Ika說了一句: 「香港終於有呢啲睇!!」 今次我港想跟大家討論「港式女團」究竟要應該要有甚麼特質?有甚麼表演令你覺得香港是能夠組女團? 「女團梗係睇樣睇身材啦」「最緊要有觀眾緣,形象要入屋」「女團唔識跳舞唱歌學咩人做女團」,連登對於所謂「港式女團」鬧得熱烘烘,但我港則想focus 在「港式」上的考量。 論到女團標準,韓國女團一定是教科書的答案,也一定回應了上述普遍大家對於女團應有的要求。但問題在於這些標準是否就能夠打造屬於香港的女團呢?如果我是想得到韓團所定的標準,其實繼續去欣賞韓團即可。 好記得Win Win @__on.i 其中一段rap詞: 「韓妹鬼妹㗎妹仲有嗰啲台灣美眉,唔好怪我哋個樣生得比較道地」,其實我是比較期待的是香港人如何能夠走出對事物的刻板印象和標準,讓那些具個人特色和能力的人展示自己,她們不一定具大眾期待的美貌,卻能在表演中散發魅力;或者展示出香港人面對高壓時能引發的才能;具備面對酸民批評的抗壓能力等。集合不同特色的香港個體或許才是屬於香港的女團??我們也沒有定案,當然歡迎大家留言分享對於香港女團的看法~ ps:梁祖堯foul走的人選確實令人費解,將大部份全能且表演出獨立個性的參賽者foul走(e.g. sica) ,這不是抹殺了很多才華女生的努力嗎? #我港 #kongcept #我港熱話 #香港文化 #hkculture #自己香港自己救 #ฮ่องกง #香港女團 #全民造星4 #全民造星 #梁祖堯 #許庭鏗 #viutv全民造星 #viutv #港式 #홍콩 #hongkonger #hkig #insidehongkong #hkculture #hongkongmoment #hkdaily #capturehongkong #highlight_kongcept
This is some text inside of a div bl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