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CK

全民造星(二)
December 30, 2020

📺傳統主流媒體限制的表演想像/

香港竟然有咁注重感情演繹既電視比賽節目、竟然有咁多舞台劇元素、竟然有同性戀易服裝等演繹、竟然有咁多竟然。《同化不同化》以現代舞和戲劇演繹出香港人的掙扎;《想念》以舞台和歌聲喚醒刻於每個人心中的一份思念;然後有《盡力呼吸》帶你進詩般語境中,與自己和解;再有《WISH》以藝術表演呈現人的渴求、鬥爭和愛。面對這些多元的表演,我應該感嘆竟然有,還是羞愧我竟然不知道有?或許我們就是因為一直沒有看到這樣破舊立新的製作團隊,限制了我們的想像。

ps:到了這一刻,我還在想,這十年來做過的事能令我無悔驕傲嗎?Original photographs owned and copyrighted by ViuTV, contestants and @team_a_love

DID YOU KNOW ?
MILK TEA IS THE SPIRIT OF YOUNG TEENAGER OF HONG KONG
延伸文章
香港殘奧選手大賞
🏅昨日殘奧會(Paralympic)已正式開幕。東京奧運(Olympic)過後,民間呼籲「請同樣支持香港傷殘運動員!」,你還記得嗎?記下比賽時間表了嗎?(【註1】香港應否跟台灣一樣簡稱其為「帕運會」?) *上圖篇幅有限,未能盡錄所有運動員,有待大家一起主動認識。 香港於歷屆賽事已累積了122面獎牌(38金、36銀牌、48銅),如果你看過(🥺哭了整場)最近上映的《媽媽的神奇小子》,你對【註2】蘇樺偉會有更深的認識,但你還記得那些運動員的名字?香港尚有很多傷殘運動員需要被關注。香港今年派出64 人的代表團,包括24 名運動員,出戰乒乓球、馬術、游泳、射箭、田徑、輪椅劍擊、硬地滾球及羽毛球項目(新增設項目)。上圖附有時間表以及試著介紹了一部分運動員,全都值得關注,值得被廣傳! ⁉️於圖中,你會發現每項運動項目後都有分不同級別(灰色字),因為殘奧會的每項運動都設有​​級別鑑定,把殘疾程度較相近的運動員安排於同一組別作賽。詳情可以到https://hksapd.org/home/content.php?id=2193 查閱更多。 E.g.游泳🏊‍♀️: 分視障、肢體殘疾及智障三類。視障程度分為11、12和13級。智障程度分為14級。肢體殘疾以運動員綜合功能分級,分為S1-S10級(自由泳、背泳、蝶泳);SB1-SB9級(蛙泳);SM1-SM10級(混合泳)。數目越大表示殘疾程度越低。 E.g.輪椅劍擊👩‍🦽: 按「功能測試」評定分數,分成A、B及C三個級別(A最輕,C最嚴重)。 -------------------- 【註1】香港稱Paralympic為「殘疾人奧林匹克運動會」; 台灣稱呼為「帕拉林匹克運動會」。殘字可以是不具褒貶的中性字,字意視乎說話者的心態。 【註2】蘇樺偉被稱為神奇小子,擁有6面Paralympic金牌,2008創下的「男子T36級200公尺徑賽跑殘疾人士」世界紀錄至今未被打破。 -------------------- 🔔 IG 最多內容: https://www.instagram.com/kongcept852/?hl=en 🔔 Facebook share貼文,與長輩討論香港文化: https://www.facebook.com/kongcept852/?notif_id=1629638270395549&notif_t=page_fan&ref=notif #我港 #kongcept #我港熱話 #highlight_kongcept #殘奧會 #帕運會 #媽媽的神奇小子 #香港文化 #香港運動 #香港運動員 #香港傷殘運動員#加油 #金牌 #冠軍 #努力 #hksport #蘇樺偉 #tokyoParalympic #2021 #2020 #自己香港自己救 #hongkonger #hkig #集合吧地球保衛隊
This is some text inside of a div block.
勁歌金曲領獎禮: (一)為何淪為公司週年晚會? 與香港樂壇無關?
勁歌金曲為何淪為公司週年晚會? 與香港樂壇無關?🤭 上回為大家分析了為何叱吒是近年較成功的頒獎禮而對香港樂壇,甚至是流行文化都有很正面的影響,今次介紹的勁歌金曲頒獎禮影響力和討論度已不如以往,但容我港為大家分析當中原因,希望能夠以較客觀的態度作解說。 獎項欠缺最基本的公信力/ 頒獎禮最重要的其中一環是其獎項的公信力,在沒有四大唱片公司歌手參與下,51項(叱吒同年總頒34項)獎項中33項就由TVB的「歌手」奪得,不難讓人懷疑結果是否有所偏袒。而今次頒禮獎也一如既往地頒發很多讓人費解的獎項。首先是「傑出表現大獎」和「人氣王大獎」,這些看似十分具代表性的獎項,相信應由TVB一哥一姐的囊中物?卻由林穎彤和王浩信以兩首和一首派台歌奪得。而以YouTube MV最高點擊率作準則的「最受歡迎網絡女歌星」由菊梓喬奪得,卻被發現其最高點擊率的MV(1.49M)比吳若希最高擊率的MV低(1.51M),有造馬之疑。而翻查資料可見,獎項的種類每年都浮動不定。作曲、作詞、監製獎早在2013消失。2017的「最佳樂隊」分為金銀銅三項,到了2018只剩金獎,到2020此獎項已失蹤,是今年的樂隊都消失了? 究竟電視劇主題曲奪獎有何問題?/ 其實往年都有不少讓我們耳熟能詳的電視劇主題曲,例如「連續劇」、「愛不疚」。但以近年的TVB立場,旗下的歌手只會以唱主題曲為主要音樂方面的工作,他們大多還要拍劇,如有更多資源才可能有其他非主題曲的作品。而近年的主題曲一直被批評為「公式化」的罐頭歌,不論是曲風、歌曲主題都十分單一,所謂的專輯也只是將數首主題曲的合成,歌手也很難唱出自己的風格。當然,主題曲罐頭歌本身的存在亦有其價值和受眾,問題是出於大台為這些歌曲披上沒有公信力的皇袍,自稱「香港樂壇」的代表。有人嘆息指某些得獎的大台演員可是為了那首得獎歌而付出了相當大的努力,實至名歸。我港則為那些從小便熱愛音樂,努力學習的歌手和音樂人而痛心。 #我港 #kongcept #我港熱話 #highlight_kongcept #香港樂壇 #hkmusic
This is some text inside of a div block.
全民造星
🌟「造星」是一個舞台,一個機會去給予參賽者磨練自己,去讓大眾見識香港的各種文化可能性。的確,參賽者和硬件配備不及內地或韓國節目好,但那份本土情懷和真誠卻令大眾如此熱愛。「造星」的價值比你想像中還要大。 不只重外表,還重表演者的本質/ 很多人應該都沒想到BEN BEN會奪得冠軍。他或許沒有具備很多傳統的明星特質,但你可以透過表演和表演以外的鏡頭看到他的真誠,這顛覆了很多香港人對於明星所需要的原素,不只是擁有出眾的外表和令人讚歎的才華,還有對表演和別人的真誠。 我們真正看的是過程,而不是賽果/ 一集「造星」可能只有不到一半時間是播參賽者的表演,更多的是幕後導師們的指導、參賽者之間的相處 、練習過程中的辛酸。這節目讓你更全面地認識參賽者們的性格特質和表演背後的努力,更重要的是他們自身的覺悟與進步。有聲音說總決賽後勁不繼,但我認為宣布結果後所有參賽者互相的互相祝福就是全民造星3最佳的結局。 香港擁有的真誠/ 除了表演和幕後練習的畫面外,塑造了整個節目形象是人與人之間的真誠。我很記得強尼在二十強宣報佈勝負時,讓雙方參觀者給彼此說一句,你能感受到他們真誠地覺得「不論誰贏都好」、「不捨得隊友的離開」、「其他參賽者真的很努力」。參賽者們從 @lam2 和 @kearenpang 身上學會了何謂Sincere Performance,重新找到了對舞台的熱愛,導師與學員間真摯的感激之情每次都能打動我心,令人也渴望擁有這段亦師亦友的關係。 Original photographs owned and copyrighted by ViuTV, contestants and @team_a_love #kongcept #kongcepthighlight #kingmaker333
This is some text inside of a div block.
全民造星4:決賽前夕,最後拉票!我港不專業表演推介
《我港 Kongcept》批鬥大會 2021 【2/8熱話:最後拉票! 我港不專業表演推介@kongcept852】 關於 #我港熱話 #highlight_kongcept 💬//我港嚴選香港最新的「貼地」熱話與大家討論、娛樂。借熱話把香港文化滲透到生活中,擔當文化發展的重要元素。// 聖誕節(明天!)就是造星4決賽夜,產生的女團成員絕對有機會再次刺激香港娛樂文化的發展,大家投了票嗎?今次就讓大家重溫一下三個我覺得印象深刻的表演,在決賽前為女生打打氣!留言講下你投了誰! 🔮天黑請閉眼 - 巔覆大家對純跳舞表演的認知! 參賽者公然吃掉評判!👀 這項表演可算是我愛上她們四位的一大原因。她們假扮成獵人、女巫、預言家和村民,最後通通將評判吃掉。概念創新、完整和成熟,CK @ckzzzck 非常精準的編曲,加入香港人玩狼人的用語引起共鳴、四節不同的編舞配上四位超強舞者,跳出「狼人殺」的精粹,觀眾就像玩了一局狼人。完全巔覆了大家對於跳舞表演容易感到過於單調的印象。YouTube 表演片段上過香港發燒影片第二,已有約50萬觀點擊率🔥「等咩?即刻去片啦!」 🎼正傳 《原創曲》- 香港女仔的說唱力量是不容忽視!🎼 造星4首個表演是以說唱為主調,配合跳唱融合以成的自創曲。相比起前三組還存在協調性的問題,她們五位卻能透過rap展現了強烈的個人風格和應有水平,而和音和跳舞充分表演團體的合作性,學Alfred說的: 「我睇唔到有邊個同邊個係唔fd」。每位輪流唱出自己寫的rap詞,讓我有不斷想追看的熱血。榛綦 @natsiennaho 被underrated不在話下,不得不說VAL @valentina_cct 的部份真的大開眼界,獨特的聲線和流暢的衝擊,完全走出了以前巨聲的趙展彤。(我個人覺得她跳舞已經追得好好) 💃Come on, Bad Boy - 四位截然不同的女生散發濃烈的女人味💃 無錯大家有留意開都知我比較偏心A組😂但我都想讓大家認識多點B組的成員!一首梅艷芳的神曲《妖女》,落她們四位不同個性(有日系、中性、剛強、表演初學者)的參賽者不突兀之餘,還表現強烈的女人味和精采度。Sica @j.sicasi 的個人魅力和執生能力就不在話下,暐翹亦突破了自己,暫時將中性風格收起。而這次表演也與很多B組表演一樣,都能看到她們的協調性相對比A組要高,她們雖然人數較少,但更團結。 「都係果句,依加呢個世代,有得投票就好投啦~」 #我港 #kongcept #香港文化 #hkculture #香港文化 #hkculture #自己香港自己救 #ฮ่องกง #香港女團 #全民造星4 #全民造星 #梁祖堯 #許廷鏗 #viutv全民造星 #viutv #港式 #홍콩 #hongkonger #hkig #insidehongkong #hkculture #hongkongmoment #hkdaily #capturehongkong
This is some text inside of a div block.
港人專屬的文化祭: 傳統與創作的交匯
“👊你,會否支持為香港文化默默耕耘的他們?為我們的香港出一分力?” 我港仝人祝大家新年快樂、生體健康!🧧今期熱話是年宵市集——《犇墟 @ 饒宗頤文化館‧本土文化節》@ban1heoi1。所有熱愛香港文化的你都是可免費進場的會員,更可乘搭大會預備的的紅Van“圖1” 到達會場—— 饒宗頤文化館(九龍美孚青山道800號)。最後兩天!!詳情見“圖6” 或我港Bio的連結: 年廿九 10Feb 13:00pm-22:00pm 年三十 11Feb 13:00pm-02:00am 是次活動由Provention Limited主辦,主題是「本地創作及懷舊特色」,我港昨日於那裏探索了三個小時,獲益良多。 “圖2” 是另一個參展單位 @nopaperstudio 創作的介紹海報,以其一貫的港式電影海報風格介紹以下八位有份參與的香港手藝大師: 一. 手雕麻雀 ⚒️ 張順景師傅 #標記麻雀 二. 手寫小巴牌 ⚒️ 麥錦生師傅 @hawkadv 三. 真體字書法 ⚒️ 歐陽昌師傅 @au.yeung.master 四. 糖畫藝術體驗 ⚒️ 高曉明師傅 @mrcandyart 五. 手製迷你花牌 ⚒️ 陳聲工作室 @chansingws 六. 蝠鼠吊金錢(當鋪招牌)及 七. 四格招牌 ⚒️ 耀華製作室 @leehon_hk 而主辦地點饒宗頤文化館有過百年歷史,屬於三級歷史建築群,過去因應社會需要曾擔任過不同角色,海關分廠、華工屯舍、醫院等等。饒館現回應著現今香港社會的需要,活化為以「香港文化傳承」為主題的設施。是次活動注重香港文化的新舊交替,除了有幸邀請到八大香港傳統手藝大師參展和開設手作班,亦有眾多本地手作和藝術家擺檔,為香港文化保育和傳承做出貢獻。願香港文化得以壯大,香港人共勉之💛。 . . . #我港 #kongcept #我港熱話 #highlight_kongcept #年宵 #香港市集 #犇墟 #香港文化 #紅van #自己香港自己救 #ฮ่องกง #홍콩 #hongkonger #hkig #insidehongkong #hkculture #neonlights #japaneseinhk #在香港的台灣人 #lifeinhongkong #oldhongkong #hkphotography #visualhongkong #香港生活 #香港好きな人と繋がりたい #香港 #madeinhongkong #hongkongstyle #hkblogger
This is some text inside of a div block.
希望能助你踏出一步,打開與父母的話匣子
🥺近期的我港熱話與「移民」、「親情」、「分離」有密切關係,先不論因社會狀況而生的隔膜,普遍香港家庭的親子關係都不如西方般開放,青少年與父母對話前,會先不經意地進行多重的自我審查。該如何如何打開與父母的話題?作為90後,見證香港社交網絡的發展,隨父母進軍Facebook,青少年大舉遷移到Instagram,而同時開始接受父母於FB的交友邀請。到成年後才發覺彼此間已築起一道無心之牆,問自己一句:「我哋有咩共同話題呢?」。 我港開設了FB,對象不只你,還有你的「父母」 ! Link in Bio ------- > Like & Share🔥 👴🏻👵🏻我港在IG發佈的字文影響力不大,亦不想發佈太多煽情內容,但如果你看過最近上映的電影《殺出個黃昏》、《媽媽的神奇小子》便大概能明白我心目中的感受。《我港 Kongcept》的IG帳號將近一年,確實無法接觸到香港年長的一群,但願在FB以及Youtube上能有進展。我港建議:「香港文化」或「香港日常」是一個很好的載體,比較中性而不失趣味。 我港開設了FB,用父母的語言對話,從另一個角度認識香港文化 ! Link in Bio ------- > Like & Share🔥 🎸有音樂平台曾指出,「24歲是接收新音樂的高峰,30歲便開始遞減」,隨了因腦部活躍度的轉變,亦因為舊歌記載了他們年輕時的各種回憶與共鳴。近年香港興復古Vintage,菲林相機、闊腳褲、City Pop...未曾經歷過的你,到底喜歡是該「風格 Style」還是當中蘊含的「香港概念 Kongcept」?追溯歷史文化的你,與經歷過歷史文化的他們,絕配。希望我港能幫助你踏出一步,助你打開與父母的話匣子。 我港開設了FB,希望你可以透過於FB分享貼文,讓不同年齡層的人士覺醒! Link in Bio ------- > Like & Share🔥 Kongcept Highlight of the month is surrounding “migration”, “family”, “separation”, if you have watched the HK movies "Showtimes for Time" and "On Your Mom, Get, Set, Go!", you might have a depressing feeling and guilt on these topics. HK parents and their teenage children are not good at expressing their love/feelings, and perhaps Kongcept could help? Kongcept, this IG account is about a year old but unable to reach out to the middle and elder age group of the society. Therefore, we decided to speak their language - FB, taking "HK Culture" as a medium to connect you with your parents. Follow us on FB > Share posts to your parents > Speak to them #我港 #kongcept #我港熱話 #highlight_kongcept #facebook #移民 #親情 #分離 #溝通 #認識 #誤會 #破冰 #殺出個黃昏 #媽媽的神奇小子
This is some text inside of a div block.
撲殺小動物2000隻:聽日一定會更加開心嘅姐,係咪呀?嘰嘰...
//我今日真係好開心呀,我諗聽日一定會更加開心嘅姐,係咪呀?🐹嘰嘰😢// 今日倉鼠消息一出,全城哇然,作為90後,對倉鼠有不少的情意結,除了因家中無法養大型寵物而選擇倉鼠,卡通片「哈姆太郎」的結尾對白更是深入90後的腦中,想像到可愛的黃金鼠即將被屠宰,何其難受。需要這樣做嗎? 90後的明日還開心嗎? 「11個驗出新冠病毒,全部都來自倉鼠...政府決定全港34間倉鼠店寵物店全部停業,漁護署會撲殺所有倉鼠,涉及1000隻倉鼠要人道毀滅,連其他細小動物如龍貓、兔等共2000隻。建議去年12月22日或之後曾購買倉鼠的市民,要將倉鼠交由漁護署處理,若倉鼠的新冠病毒化驗樣本呈陽性,涉事市民須送檢。」 研究發現,「哈姆太郎」的品種(金黃敘利亞倉鼠),能作為動物模型模擬COVID-19病毒感染過程,有助科學界研發新藥和疫苗。如今可能成為了世界上第一群因中了COVID-19 而被人道毀滅的倉鼠。 「 香港倉鼠關注協會「掌心生命」在其facebook專頁表示,當局公布消息後,短短數小時已經收到不少於20宗棄養查詢。」我無言了…… 請自私的人不要養寵物。 #我港 #kongcept #我港熱話 #highlight_kongcept #哈姆太郎 #倉鼠 #hamster #人道毀滅 #covid_19 #肺炎
This is some text inside of a div block.
濁水漂流: 安居與漂流, 皆有人權
濁水漂流由mm2「新晉導演計劃」得獎者李駿碩執導,入選第50屆鹿特丹電影節,繼2018年的《翠絲》後繼續探討香港社會中被忽略的故事和議題。故事講述一班以輝哥(吳鎮宇飾演)為首、居住於深水埗的無家者,如何周旋於「安居」與「漂流」之間,為自尊而發聲,探討何謂對人的尊重。⚠️內含劇透,請斟酌閱讀⚠️未睇戲就Save低先l⚠️。 👥人都被尊重的需要 / 警察:「所有垃圾都要清走。」輝哥:「甚麼垃圾,這是我的家當!」 電影故事源於政府一次沒有通知的「洗太平地」行動,擅自把輝哥等無家者的物品丟進垃圾車,輝哥已故兒子的遺照亦差點難逃厄運。社會發展、形象工程、經濟考量...社會希望減少露宿者的數目,是出自尊重,還是只把這些非主流群體視作垃圾?當然,生於一個群體是需要履行公民責,電影亦沒有刻意美化無家者。 陳妹(李麗珍飾演):「你哋一個二個冇做過衰嘢,點會喺到啊?」 但是,露宿街頭就代表可以被欺負?每個無家者有不一樣的故事,殊途同歸落到同一池《濁水》中 - 越南難民豪哥(謝君豪飾演)與家人相隔千里無法聚;輝哥兒子英年早逝;木仔(柯煒林飾演)為喪失說話能力的失蹤兒童。對於每個無家者露宿的原因,戲中沒有詳細交代,甚至可能令讀者感到散亂,但這正回應著《濁水漂流》的重點: 「不論是否老童(吸毒者)、是否露宿,都應該要得到作為人應得的尊重和權利,不論他們露宿的原因是甚麼 。」 🌀《濁水漂流》主題曲 - 曲詞編監製唱: 黃衍仁 / 電影利用音樂、場景光線、還有吳鎮宇的一流演技把無家者一致的內心感受呈現,#空虛 、#迷失 、 #輪迴 、 #濁水漂流 。比起探討過去,更應該嘗試瞭解無家者的訴求與現況。還記得戲中木仔一幕,在屋頂上漫無目的地跳動,於夕陽泛黃時發呆看天。感情如《濁水漂流》主題曲展示,重複著的旋律配上口風琴帶出空虛無盡的前景。如果找不到出路, 《濁水漂流》歌詞:「回家吧。若有路 我願回家。」 ✊🏻驅逐還是拯救?/ 戲中亦提起過一些社會議題如公屋輪候時間和何謂活化。深水埗今年被塑造並冠名為文青區,美好的景象有否造福該區居民?政府經常提及活化舊區,活化的是市民的生活還是土地的價值?為了營造高尚住宅的「美好景觀」而毫無尊重地驅逐無家者,而不是拯救他們。無家者不是消失了,只是離開了你的視線。早前的Cyberpunk展覽事件更是令人痛心,甚至有無家者最後走上輕生的路。或者他們都有自己的原因游到了無家的濁水裡,我們有能力拉他們上岸嗎? 輝哥(吳鎮宇飾演):「深水埗係窮人住㗎,你不斷 “ #活化 ” 同起貴樓,窮人不斷被逼走,可以走得去邊?」 總結:盡快入場‼️‼️‼️無人睇就好快落。 #我港 #kongcept #我港熱話 #highlight_kongcept #香港電影 #香港文化 #hkmovie #港產片 #drifting #濁水漂流 #自己香港自己救 #hongkonger #hkig
This is some text inside of a div block.